當企業開始實踐 ESG,通常會面臨產能下降或生產成本上升的問題。然而,所有企業都面臨相同的挑戰時,能夠及早應變的業者,反而能夠從中抓住機會,脫穎而出。
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鄭至甫教授舉例,歐盟 2021 年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(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,簡稱 CBAM),包含水泥、鋼鐵、鋁、肥料及電器產品需要申報碳排放量,並於 2026 年起開徵碳稅。當全球貿易經濟體開始徵收碳稅,沒有事先降低碳排的企業,可能會選擇將稅收轉嫁到顧客身上,相較於早已妥善應用策略降低成本的競爭對手,其競爭力會下降。
也就是說,隨著 ESG 制度愈趨嚴格,可預見產業將經歷一番大洗牌,對 ESG 缺乏關注或投資的企業,競爭力會下降;適應良好的業者,則能強化自身在未來的競爭優勢。
ESG 制度影響既深且廣,企業需以此思考長期策略
要對這一項推論有更深刻的理解,可以從制度理論(institutional theory,又稱體制理論)的角度切入解讀。制度理論討論無形的規範,包含制度、文化、習俗、社會價值觀等,如何影響個人的認知與行動。
例如:聯合國呼籲各國強化減碳目標,透過國家政策、教育體系實施,年輕世代更關注氣候變遷、環境保護議題,這連帶影響到,當企業開發符合民眾價值觀的產品,將更會受到消費者青睞;公務機關也被規定要採購有環保標章的產品,小至衛生紙、洗手乳,大至投影機都有納入規範;金管會規定企業揭露溫室氣體排放量等相關資訊,投資人會透過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資訊揭露,進行投資決策,由此可見,制度影響的範圍其實非常廣泛。
對企業來說,因應 ESG 相關規範不得不採取永續行動,不符合標準的企業可能受到制度性懲罰。與其受到制度約束,鄭至甫建議企業進行長期策略思考,為了強化未來的競爭力,可以從自身的核心專長出發,擬定永續策略。
若能反思自身的獨特性,化被動為主動,創新商品流程或商業模式,便能從本質上驅動改變,適應新的挑戰。例如遠東新世紀在 1990 年代投入環保製程,回收廢棄寶特瓶、工廠廢氣等,轉化為永續原料並再製為吸濕排汗的球衣,進行材料方面的創新、瑞典家具商 IKEA 透過模組化設計家具、提供家具租賃、二手家具回收方案,提升產品使用效率,達到循環經濟的效益。
又如華碩設置永續長,由執行長直接授權,且同時要擔任檢驗零件、工廠合規、供應鏈稽核等部門主管,從根本上推動永續轉型,短期績效或許會受到資本市場浮動的影響,但長期而言,這才是更明智的決定。
鄭至甫也提到,市場會透過衡量企業長期的獲利能力,判斷其成功與否。「真正優秀的企業在於擁有明確的企業經營理念、一致的價值觀,並知道要和主要利害關係人溝通。若企業重新定義永續,利用獨特的核心能耐,滿足社會與環境的真正需求,表現將會更加卓越。」
創業環境受 ESG 政策影響,刺激新創提供 ESG 解方
鄭至甫根據制度理論,推論 ESG 的制度施行,將會影響創業生態系統的演進,而這會進一步帶動更多新創企業提供 ESG 解決方案,大企業可以依照自身的核心優勢,透過與新創企業共同合作,創造永續價值鏈。
創業生態系統(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)是描述特定區域的創業環境。貝柏森高階主管培訓中心(Babson Executive Education)創業實務教授丹尼爾.伊森伯格(Daniel Isenberg),提出的創業生態系統中有 6 大面向(參見圖表),包含政策面、財務面、文化面、支持面、人力資本和市場等,彼此會相互依賴、交互影響。
舉例來說,金管會去年發布「公司治理 3.0—— 永續發展藍圖」,規定實收資本額高於 20 億的上市公司,需要揭露 ESG 永續報告書,以及上市櫃公司不限資本額皆須進行溫室氣體資訊揭露。近年來大型金融機構希望推動永續投資擴大影響力、實踐社會責任,事實上也是因應政府要求。
接著在文化面,年輕世代接受永續價值觀,塑造出無形的社會規範,對環保倡議擁有共識。支持面則是指創業歷程中需要法務、會計等專業方面的支持,例如會計師事務所近來因應永續議題推出相關服務。而人力資本方面,人才在教育機構中受到薰陶,在求職或創業時,會更關注投入永續議題的企業,或是朝向永續議題的解決方案。
在市場面向上,消費者長期以來被教育環境永續的重要性,消費時會更關注產品是否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。
創業生態系統因 ESG 相關政策的推行產生變化,將使創業家受到鼓舞,促使更多永續概念的創業家投入發展 ESG 解決方案。
中小企業多為供應鏈一環,可為大型業者創造減碳價值
另一方面,資源較少的中小企業,可以從供應鏈的角度出發進行策略性思考,如何應用核心能耐與上下游廠商合作減碳。
在產品生命周期中,會經過研發、製造生產、通路銷售到廢品回收的完整過程,例如生產一支手機,需要與各家廠商合作,成品價值來自於整合各家合作廠商提供的零組件價值,整體形成一價值鏈,如何讓各環節發揮最大價值即是關鍵。
中小企業在供應鏈中,例如化工公司可以思考如何使用新原料、新製程,在生產研發上創新既定流程,為大型企業創造減碳價值,相較於購買碳權或再生能源,發揮更大的實質效益,同時翻轉追求獲利的傳統模式,創造出永續價值鏈、回應 ESG。
如原先專注於將物聯網應用於家電的聯齊科技(NextDrive),幫順益汽車打造企業虛擬電廠,協助企業在尖峰時段連線虛擬電廠調電,不僅壓低尖峰時段的電費,企業還參與台電輔助服務市場,最大化使用能源。
又如出身公民電廠(community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s,指一群人共同參與發電計畫。)的陽光伏特加與花旗銀行合作公益碳權專案,利用安養機構頂樓的閒置空間設置太陽能板生產綠電,不僅能節省機構電費,也能轉售綠電、獲得額外收入。這些都是新創企業核心能力出發,與大型企業合作發展 ESG 商業模式的例子。
缺乏策略思維為做而做,難以真正轉型
鄭至甫提醒,ESG 造成大環境變動,企業容易受到規範的制約而缺乏獨到的策略目標,大家都在做一樣的事。或者,為了提升正面形象以「漂綠」回應社會期待,把 ESG 歸在行銷或品牌的一部分,欠缺了內部本質的轉變;或以目標導向追求永續評鑑分數,以及過度關心資本市場的短期表現。
領導者面對永續議題,要有將永續深入企業文化的經營思維,突破現有框架的勇氣,以永續作為創新的出發點。再來也要有結盟思維,在供應鏈中發揮自身的減碳影響力。最後是不要先思考怎麼獲利,先做好事,長期下來競爭力會提升、獲利自然提高。
鄭至甫 profile
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,研究專長為創新創業、營運策略及決策分析。現為政大產學營運暨創新育成總中心營運長、DBA 產業博士學位學程執行長,以及政大 EMBA 文科資創組召集人。
文章來源:經理人月刊 March 2023